氰氟草酯

    发表时间 :2020-12-24


    化学名称:(R)-2-[4-(4-氰基-2-氟苯氧基)苯氧基]-丙酸丁酯


    英文名称:propionate butyl


    分子式:C20H20FNO4


    结构公式:


    图片1.png


    CAS号:122008-85-9       


    EN编号:601-817-0


    产品介绍:


    含量比:≥98%


    包装标准:25KG/袋,25KG/桶


    危险品包装证书信息:

    货物类别:9        联合国编号:3077        包装等级:Ⅲ        货物状态:固体


    包装类别

    包装

    包装标准

    单位毛重

    单位净重

    纸塑复合袋

    55*85cm

    25.2KG

    25KG



    纤维筒

    Φ36*50cm

    27.8KG

    25KG

     

    理化性质:药材呈白色,比重1.2375(20℃),沸点363℃,熔点48-49℃,蒸气压8.8×10-9mmhg(20℃),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:乙腈57.3%,甲醇37.3%,丙酮60.7%,氯仿59.4%,不溶于水。


    作用特点:是唯一对水稻安全性高的芳香族苯氧丙酸除草剂。和其他这类除草剂一样,它也是一种内吸性和传导性除草剂。它被植物的叶和鞘吸收,并通过韧皮部传递。它积累在植物分生组织区,抵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(ACCase),停止脂肪酸的合成,停止细胞的生长和分裂,破坏膜系统等含脂结构,最终导致植物死亡。氯氟氰菊酯需要1-3周才能被吸收到杂草死亡。施药后杂草症状表现为:四叶期嫩芽凋谢,导致死亡。第二叶期,老叶变化不大,保持绿色。对大米有很高的安全性。由于其在土壤和典型的水稻水中迅速降解,对后续作物是安全的。


    用途:主要用于控制重要禾本科杂草。氯氟氰菊酯不仅对大戟草和各种稗草(包括较老的稗草)具有很高的杀灭效果,而且可用于防除血竭、百喜草、狗尾草、牛膝草和羊草。对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无明显影响。